金融财经
兼职美工 全国残疾预防日在即 专家: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受益人群超过1亿
央广网北京8月23日消息(记者王晶)今年的8月25日是全国第七个残疾预防日兼职美工,记者从23日中国残联举行的第七个残疾预防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此次宣传教育活动以“预防先天残疾,守护美好未来”为主题。
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,近年来,我国在防控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方面积极发力,2022年全国婚前医学检查率和产前筛查率,分别比2020年提高6.3和7.6个百分点,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筛查率均达到90%以上。
资料图:康复治疗师(右)指导一位母亲配合孩子给彩色球分类,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性(图片来源:CFP)
画册设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切实改善产科住院条件
一组官方数据显示,2022年,全国孕产妇死亡率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稳中有降、再创历史新低,全国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稳定在99%以上,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保持在90%以上。
国家卫生健康委副司长邢若齐表示,下一步,我们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着力解决孕产妇在就诊分娩中的急难愁盼问题,努力保障广大孕产妇安全舒适分娩。
另外,在服务改善方面,加强母婴友好医院建设,聚焦群众满意度提升,完善产科诊室布局和服务流程,努力提供“一站式”便捷服务。
值得一提的是,邢若齐透露,推进全面预约诊疗兼职美工,加强高品质、普惠性产科床位设置,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切实改善产科住院条件。进一步推进分娩镇痛诊疗试点工作,促进安全舒适分娩,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。
资料图:山东临沂,医务工作者正在为一名儿童贴保健贴预防疾病(图片来源:CFP)
“育儿焦虑”易引发相关心理疾病,怎么办?
当前,许多学生家长存在“育儿焦虑”,容易由此引发相关心理疾病。记者关注到,在《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(2021—2025年)》中,对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作出了部署。
在面向家长加强社会心理服务方面,全国妇联宣传部教育文化处处长费丽萍表示,一是加强心理健康科学知识普及。主要是用好线上线下平台,制作播出《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》《0—3岁婴幼儿期儿童心理健康》《3—6岁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》《6—12岁学龄期儿童心理健康》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儿童心理调适》等家庭教育公开课,帮助家长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特点,掌握科学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。同时,推进各级妇联组织用好41万所城乡社区家长学校、297所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,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,帮助家长提升预防、发现、干预儿童心理问题的能力。
二是完善心理援助热线功能。主要是在12338妇女权益保护公益服务热线建设中,加强心理援助功能,动员组织专家、社会力量和巾帼志愿者,为不同需求的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心理疏导及干预服务,北京亚马逊详情页外包有效预防心理疾病发生。“为了持续做好这项工作,我们还在热线的抽查工作中,把心理服务作为专门内容,督促提升热线心理服务水平和质效,保证热线接通率,不断提高服务质量。”费丽萍说。
此外,邢若齐强调,残疾预防,要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。具体而言,深入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、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等出生缺陷防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,每年惠及近千万家庭,孕前优生健康检查、增补叶酸项目累计受益人群均超过1亿。2022年,全国婚前医学检查率和产前筛查率分别比2020年提高6.3和7.6个百分点,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筛查率均达到90%以上。
资料图:一名康复治疗师正在对残疾儿童进行作业疗法训练(图片来源:CFP)
做好残疾儿童康复 对预防先天残疾有重要作用
中国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,做好残疾儿童康复,对预防先天残疾有重要作用。
康复是改善残疾儿童功能,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。2018年6月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》,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符合条件的0-6岁视力、听力、言语、肢体、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实施康复救助。
据介绍,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建立、实施以来,受益残疾儿童人数逐年增加,由2018年的15.7万人增加至2022年的40.7万人,5年累计救助残疾儿童近144.6万人次。
记者了解到,今年以来,受益残疾儿童进一步增加,截至7月31日,全国已有31.8万名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,比去年同期增加18.2%。与此同时,全国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,服务能力持续提升,全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已达9000余家。为优化救助经办服务,中国残联搭建了全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信息管理系统,方便残疾儿童家长线上申请康复救助,连续4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救助服务满意度调查。调查结果显示,残疾儿童家长满意度一直维持在95%以上。
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朱玉军副司长表示,下一步,将扎实做好民政服务对象残疾预防知识普及,持续推进婚姻家庭健康辅导服务兼职美工,加大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力度,深入开展“精康融合行动”,开展儿童福利机构“精准化管理、精细化服务”质量提升行动,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。
发布于:北京市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。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,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。联系方式:451255985@qq.com,进行删除。